最近一直在想怎么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,连娃的做笔记的荧光笔也借了过来,希望能通过读书笔记来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。
从读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中学如何更好的阅读,做笔记,到看油管很多知识性博主分享的读书方法和系统。
最完善的是一个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,一个是通过三方工具的整合(可以提供售卖的模板),一个是自研了一套系统(收费的),或者叫生产力系统。
之前读《一人公司》时,作者书中谈到了不设目标,当时很疑惑,可以不设置目标,其他书又谈到人一定要有目标。所以很困惑,人到底要不要有目标。
这几天看《原子习惯》讲到了目标和系统之间的关系,算是解决了自己的疑惑,目标可以没有,系统必须要有的。目标是短期的,系统是要长期存的。
这些都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一种尝试,除了读书外,有时会看到微博或者公众号里好的句子想收藏,现在的做法遇到好的内容,发给自己的微信号上。这种做法存在一个问题是,发完以后就再也不会去看了,只是做了采集这一步,后面少了整理分类,Review的动作,所以提升也不大。
一个系统的第一步是要先解决笔记信息的收集问题,要说收集起来也容易,最简单发给自己微信号上就行,难的是后续整理工作,大多数情况是发完了懒着整理,这一步跟整理是密不可分的,好的信息收集器应该是方便分类整理的,最好能自动归类,打标签功能,借助AI应该不难。
收集整理完后,还要支持全文搜索,方便定期查看复习。
一个博主分享了他系统的几个应用,简单分类可以分为消费层、集成层、第二大脑层。
消费层:(从最不有趣的开始)1.Kindle(突出显示文本和段落、做笔记)2.Instapaper (稍后阅读应用程序,突出显示文本并添加注释)、3. airr(播客应用程序和从播客中记笔记 - 仅限 iOS)
集成层Readwise(从所有消费层应用程序中收集所有突出显示的文本)。
第二大脑层应用程序:Notion。
需要注意的是Instapaper、Readwise都是收费的应用,Notion个人使用是免费的,需要协作工作的话是收费的。后续准备开发一套类似Instapaper、Readwise自己用系统。
Notion最近我也在学习,看了几个模板,做个人规划和项目管理很棒的应用,目前想到唯一的不足是不支持本地化,系统挂了,赶上你要急用的话只能干着急,不自己备份的话就束手无策了。
后续会分享读书相关的应用,读书笔记和个人知识管理应用的学习和模板,例如Notion、AnyType的模板,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,可以一起学习。